首页

从圣女到贱奴蓉蓉依依

时间:2025-05-29 04:42:32 作者:《中国记事(1912-1928)》从西方人观察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社会 浏览量:74025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书通过大量一手资料、48幅珍贵历史图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重构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1912年至192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大变革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作家、学者、记者、外交官、旅行者,如芮恩施、杜威、鲍威尔、赛珍珠、司徒雷登、史迪威等人,从北京、南京、上海到广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记载了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民生百态的深入观察和了解。王笛经过细密的中英文资料耙梳,发掘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陆徵祥、顾维钧、胡适等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并且挖掘了普通人的言行与大历史之间的关联。

  该书的全国首发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指出,《中国记事(1912-1928)》反复出现的“觉醒”一词,是当时观察者对中国的核心描述。这种觉醒不仅是政治变革,更体现在女性参与革命、社会观念转变等细节中,呼吁关注被传统叙事遮蔽的群体。该书充分体现了历史写作的文学性与开放性,为小说家和非虚构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素材,推动历史叙事走向大众。

全国首发分享会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称赞这一作品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丰富细节和宏大叙事,并通过他者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呈现了他者凝视下的中国近现代化过程。

  王笛说,过去他研究中国历史,根据的是中文资料,通过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现在从西方人的角度,这些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观察到的中国,和中国人自己理解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观点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那个时代。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看到的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问题。”王笛坦言,“在使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哪些是他们的局限、偏见,哪些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大闸蟹“横行”黄河,拢共分几步?

自2021年以来,公司累计投入1.05亿元用于教育帮扶,升级学校基础设施并改善学生学习效果。针对偏远地区教育活力不足和因贫辍学严重的问题,中国大唐创新激励机制,在广西大化、陕西澄城、青海兴海、西藏左贡和八宿等地发放大唐“筑梦三金”(奖学金、奖教金、助学金)1392万元,惠及10974名师生。这些举措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也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际鞋博会福建晋江开幕

从“龙年气象”到“寻龙City Walk”,从“我的年夜饭”到“魅力中国年”,从“火到海外的中国年俗”到“全球同庆中国年”,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将传统文化与创意表达相交融,承载了喜庆红火的新春图景和年味十足的春节记忆。

中国民航颁发首个无人驾驶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型号合格证

打铁还需自身硬,江毅羡慕那些站在世界技能大赛舞台上的年轻人。近几年国家推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等,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明显提升。他打算通过参加技能竞赛提高自身本领,争取用10年时间成为一名行业内的“技术大拿”。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房车旅居新体验,来这里感受22度的夏天

新疆:雨后百里丹霞美景如画

“全过程人民民主”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正因这一重大理念基于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找准了实现民主的“总钥匙”和“总开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